本書爲王建軍編著,于2016年出版。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總會爲各種各樣的選擇而糾結。例如有朋友找你借錢,你擔心借出去的錢會打水漂兒,但又不想破壞你們之間的友誼,于是在借與不借之間糾結;你畢業之後想遠離家鄉去大城市工作,但你的父母希望你能夠留在家鄉,從而使你在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期待中糾結……
其實想要解決這種糾結的狀況非常簡單,那就是專注于當下。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:“未來不迎,當時不雜,既過不戀。”這句話的意思是,未來發生的事情,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;當下正在做的事情,不讓它雜亂,要做什麽就專心做什麽;當這件事情過去了,我絕不留戀它。這就是對活在當下不糾結于過去和未來的最好诠釋。
人們之所以總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煩惱,就是因爲人們總是糾結于過去或者未來,而忽視了我們最應該重視的“當下”。一個真正懂得“活在當下”的人,便能在“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,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接痛苦”,既不回避,也不逃離,總是會以坦然的態度面對人生。
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,那麽無論他處于什麽樣的環境中,從事什麽樣的工作,即使做不出像曾國藩那樣的事業,他的人生也一定會立于不敗之地。
本書收藏位置:五樓社會科學圖書室2哲學類圖書
|